烘云托月的成语故事


烘云托月

拼音hōng yún tuō yuè

基本解释烘;渲染;托:衬托 。原指作画时渲染云彩来衬托月亮。比喻不从正面描绘;而从侧面点染以烘托突出主要事物。

出处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:“而先写张生者,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烘云托月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烘云托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僧多粥少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国家有困难,僧多粥少,为国分忧嘛。”
长江后浪推前浪 元 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,岁月匆匆。
余波未平
犀牛望月 《关尹子 五鉴》:“譬如犀牛望月,月形入角,特因识生,始有月形,而彼真月,初不在角。”
成竹在胸 宋 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》:“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,执笔熟视,乃见其所欲画者,急起从之,振笔直遂。”
到此为止 陈忠实《白鹿原》第16章:“兆海痛苦地叹口气:‘完了。到此为止。’”
漫不经心 明 朱国桢《涌幢小品 存问》:“近见使者至城外,仅主家周旋,有司漫不经心。”
各行其是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九卷:“两者俱贤,各行其是。”
似是而非 先秦 孔子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孔子曰:‘恶似而非者。’”
无稽之谈 宋 郑樵《通志 总序》:“且谓汉绍尧运,自当继尧,非迁作《史记》,厕于秦、项,此则无稽之谈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