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李白的诗 > 寄崔侍御

寄崔侍御

[唐代]:李白

宛溪霜夜听猿愁,去国长如不系舟。

独怜一雁飞南海,却羡双溪解北流。

高人屡解陈蕃榻,过客难登谢脁楼。

此处别离同落叶,朝朝分散敬亭秋。

寄崔侍御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身在宛溪的秋日寒霜之夜听着猿啼内心不尽的忧愁,离开家乡时间太长我如同一只失去缆船的小舟四处飘泊。

最为可怜的是我如孤雁独自南飞大海,于是羡慕双溪还知道向北而流。

崔侍御您屡次解下陈蕃之榻来招待我,我这匆匆过客却难以登临谢脁楼。

此处您我别离就如同落叶飘飞,明朝在秋日的敬亭山下飞散而去。

注释

崔侍御:即崔成甫,长安人,开元中进士及第,任秘书省校书郎,转冯翊县尉、陕县尉,后摄监察御史,天宝五年(746),为李林甫所排挤,贬黜湘阴,乾元元年卒(见郁贤皓《李白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寄崔侍御鉴赏

  这首诗前二句点明地点、时间、事件和心境,以形象的画面,渲染出凄凉的氛围。秋夜是凄寒的,而降霜的秋夜尤为凄寒;离别是令人伤感的,而在离别之前的夜晚,目睹满地白霜,耳聆哀猿啼叫,则尤为伤感。诗人将离开故地称为“去国’’,见出诗人对宣城依恋之深;把将要开始的漫游比作“不系舟’’,显见诗人在此地只是短暂的停留;停留短而依恋深,烘托内心的矛盾、痛苦。

  三、四两句紧承上文,进一步展示诗人的心境,因是孤雁“南”飞,故有“独怜”之叹;又由南飞之雁的孤独,转生“却羡“双溪“北”流之感。这里,诗人通过一“南”一“北”,一“怜”一“羡”,曲折地表达了不愿南行,却只得南行;渴望北归,又无法北归的复杂情感。

  五、六两句宕开一笔,借陈蕃故事突出友人崔成甫的一片盛情,同时,以“过客”回应篇首“不系舟”,表明诗人确是行色匆匆,竟连最爱登临的谢脁楼也难以光顾了。最后两句正面揭示题旨,用落叶为喻,点出明天一早就要和友人在秋天里的敬亭山分别了,其中寓有无限飘零之感,增添了全诗的悲凉色彩。

  这首诗格调略显低沉,和诗人的特定遭遇和心情有关。从表现手法上看,全诗情思哀婉,而又含有清新、劲直之气,极耐人咀嚼品味。中间两联对仗严整,而又富有自然流走之势。结语处以形象化的比喻,境界清空、淡远,有不尽之思。

李白简介

唐代·李白的简介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...〔 ► 李白的诗(963篇)

猜你喜欢

为许氏赠妾

明代皇甫汸

窈窕一佳人,铅华世绝伦。花因解语艳,山入画眉颦。

宝髻随时广,罗衣逐态新。坐令幽谷里,无夜不生春。

席上闻歌分韵

明代韩邦靖

弦管青春剧,长安好事家。

已闻音振木,知有面如花。

到香港

清代黄遵宪

水是尧时日夏时,衣冠又是汉官仪。登楼四望真吾土,不见黄龙上大旗。

欲雨

弘历

欲雨难为意,延俄转怛忉。先虞风复作,稍幸日全韬。

祷向明神切,心缘区㝢劳。原田将坼兆,颙望沛恩膏。

哭许颂慈先生绝句二十首 其五

清代祝廷华

侧身抱遗文,坦步循古道。诲人老不倦,孜孜勿辞耄。

希颜子林琚廷振挽诗 其一

明代倪谦

不折非为夭,君名久益新。学徒希四勿,年仅越三旬。

南斗销丰剑,西郊踣鲁麟。斯文天已丧,宁不为沾巾。